青藏高原是板块运动的产物,是大自然的杰作。曾经这里是一望无际的白,是碧草连天、令人神往的“世界屋脊”。这里栖息着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,藏羚羊、鹅喉羚、雪豹、野耗牛、藏狐、藏棕熊、香鼬、藏野驴、白唇鹿……
当然,青藏高原还有一种最常见的小动物:高原鼠兔。每逢花开时节,世界各地的游客到了青藏高原,这小家伙撞进眼球的速度比高原反应还要快。你可别小瞧了这小家伙,它虽没一个巴掌大,但250万平方公里的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和它密不可分。

高原鼠兔长相像鼠又像兔,它没有尾巴,和血缘和兔子更接近。英文名“pika”,没错,就是皮卡皮卡!01高原鼠兔和牛羊抢草吃,在草场上到处打洞,牧民很讨厌它
鼠兔在万年前就住在青藏高原了,可以说是青藏高原的小土著。它是初级消费者,吃素为生,和人们放牧的牛羊存在一定竞争关系。对于其他食肉动物来说,青藏高原食物匮乏,鼠兔是难得的美味佳肴。大家熟悉的藏狐、艾鼬、香鼬、藏棕熊等动物其实都是靠鼠兔养活的。
除了在食物链中的作用,鼠兔还有一个特点:擅长打洞。如果有人把鼠兔当宠物带回家,那可得看紧了,不然它会在你家院子挖地道。也正是这点,牧民们对鼠兔非常厌恶,他们认为,鼠兔到处打洞,破坏了他们赖以生存的草场。鼠兔成了过街老鼠,人人喊打。不仅是牧民,曾经各大新闻媒体也都大肆宣传过鼠兔的危害,把它塑造成“草原害兽”,人人得而诛之。青藏高原从1958年开始实施灭鼠行动,从1960年开始30年间,超过20万公顷的土地被投放灭鼠剂,而鼠兔是主要消灭对象。

高原鼠兔到处打洞,让牧民很头疼
当然了,投Du灭鼠效果一般般,因为鼠兔是在太能生了。有趣的是,鼠兔在这块土地上住了上万年,一直和自然环境相安无事。从人类开始大规模入住之后,本来有一人高的草原变成了只有脚踝那么高,本来风吹草低见牛羊,现在牛羊散去见枯草。由此可见,把“破坏草场”这么大一口锅扣在鼠兔这小小的身躯上不太合适吧。02有关研究出来后,鼠兔被歌功颂德,有点矫枉过正
粗暴的屠杀鼠兔并没有得到预期的回报,草还是只有脚踝那么高。随着国家的发展,人们也越来越讲科学,越来越多的专家学者介入研究后,发现鼠兔并不是草场退化的元凶,最多算帮凶,真凶是多度放牧。是过渡放牧导致草场退化,而后鼠兔才暴增的;而不是鼠兔数量暴增,草场才退化的。而且鼠兔打洞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草场植物的生长。

背了几十年“破坏草场”罪名的高原鼠兔,一下子被大家称赞表扬
这些研究犹如一记惊雷,媒体被Zha开了,媒体就喜欢反转剧情。瞬间,鼠兔口碑出现翻转,鼠兔从“草场害兽”一下被洗得白白净净的,成了“草场功臣”,对鼠兔“歌功颂德”。老祖宗教我们“中庸之道”,现代哲学教我们“辩证法”,但他们在报导鼠兔时喜欢走极端,非Hei即白,也许这样更能吸引眼球吧。
但世界是彩.se的,不是非Hei即白那么简单!鼠兔对于草场的是非功过,不是一棍子能打死的。

我列了下高原鼠兔积极和消极的作用,详情见下文03鼠兔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积极作用
首先,高原鼠兔是青藏高原食物网中重要的一环。高原鼠兔作为食草动物,它一部分食物来源是诸如黄花棘豆等有Du牧草,这在一定程度上控制有Du牧草的扩张,保护了牧民的家畜,有效地提高了牧草质量;对于很多食肉动物来说,高原鼠兔是行走着的自助餐,冬天食物短缺,要是没有高原鼠兔,很多捕食能力较弱的动物,比如藏狐可能挨不到第二年开春了。比如藏棕熊,鼠兔占它食物比例高达44.7%。

网红藏狐也是靠鼠兔养活的
其次鼠兔打洞行为对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有三个积极作用。第一,青藏高原缺少树木等栖息场所,而很多动物又不擅长挖掘洞穴。它们往往会占用鼠兔的洞穴作为自己的栖息场所。鼬科的艾鼬香鼬都有这种行为,藏狐也是依靠鼠兔才有了家,此外很多蛇类和鸟类也是如此。高原鼠兔为青藏高原的物种多样X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。
第二,高原鼠兔打洞过程中,把底层的土壤翻到地面上来,这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土壤的结构增加了土壤的透气X。原本底部死气沉沉的土壤,由于洞穴的作用,空气和水分不断进入,于是有了生气。这一过程也是土壤营养物质循环利用的加速过程。
第三,高原鼠兔错综复杂的洞穴,对于水分的保持有积极的作用。当发生降雨和融雪的情况时,一部分水分进入洞穴被储存起来,一部分进入更深的土壤。鼠兔洞穴的存在增加了土壤的渗透力和含水量,对于植被的生长有促进作用。

鼠兔:不经意间,我为青藏高原生态系统做出来不可磨灭的贡献04高原鼠兔对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的消极作用
谈完鼠兔的积极作用,我们来看下鼠兔消极的一面,主要有三点。第一,根据对高原鼠兔食X的研究,每只鼠兔平均每天食草量77.3g,56只高原鼠兔一天能吃掉和一头藏绵羊一样的牧草。这就是高原鼠兔和牧畜存在的竞争关系,也是牧民们看到的最直接的事实。从这点来看,鼠兔被列为“害兽”,不冤。

鼠兔和牛羊抢夺食物,也难怪牧民恨它们
第二,鼠兔的打洞行为,切断了一部分植物的根系,弱化了植物固土的作用。当强降雨或者积雪融化,水流进入洞穴,对植物根部造成冲刷,加剧了土壤的侵蚀。
第三,虽然有研究表明高原鼠兔是草场退化的结果,不是原因,因为它更喜欢栖息在退化后的草场。但正因如此,鼠兔在退化后的草场大量繁殖,数量超过了草场能承受的范围,鼠兔进一步破坏了草场的生态环境,使退化后的草场更难恢复。现在我们可以看到很多退化后的草场几步就一个洞穴,要想恢复很难了。05结语
没有什么东西是只有一面的,就算单薄如纸也有两面。高原鼠兔也不例外,它对于青藏高原生态系统环境有积极也有消极的作用。一味地投Du扑杀,或者“歌功颂德”都是不可取的。减少放牧,减少人为干预自然,让生态环境自己运转,这才是“灭鼠”的长治久安之策。

愿青藏高原早日恢复往日风采
参考资料来源:《中国媒介及生物学控制杂志》、《兽类学报》、《中国动物志》、《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》
青藏高原是板块运动的产物,是大自然的杰作。曾经这里是一望无际的白,是碧草连天、令人神往的“世界屋脊”。这里栖息着各种各样的野生动物,藏羚羊、鹅喉羚、雪豹、野耗牛、藏狐、藏棕熊、香鼬、藏野驴、白唇鹿……当然,青藏高原还有一种最常见的小动物:高
注:《高原鼠兔:从草场的敌人到功臣,事情不是非Hei即白那么简单》一文由新都香城热线智能聚合数据系统收集整理于网络,版权归原作者、网站所有,不代表本站支持本文观点,如有疑问请与我们取得联系,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处理您的诉求。
处理诉求请提供有效身份证明与其他相关材料,联系方式:domain91#foxmail.com